摘要
高山症是攀登海拔2,500公尺以上高山常見的症狀,主要原因是人體適應高海拔的低壓環境和血氧濃度下降,自然引起體內一連串神經內分泌系統及血液動力學的變化。高山症會影響所有年齡、族群和性別,且不論身體狀況健康與否皆有可能發生,因此需在登入高海拔地區前開始服用預防藥物,首選藥物為 acetazolamide,若對 acetazolamide 過敏則可改用 dexamethasone。中度高山症治療藥物為 acetazolamide,中到重度則為 dexamethasone。根據 Wang X 等人於2018年發表的研究結果:使用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 ipratropium bromide 0.5 mg 合併 salbutamol sulfate 3.0 mg 可有效降低72小時內急性高山症發生之機率。熟知高山症早期徵兆,遇到緊急狀況時的應對措施,是將傷害降至最低的原則。
關鍵字: 急性高山症、高原性腦水腫、高原性肺水腫、Acute mountain sickness、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壹、前言
台灣為多山的島嶼,境內有多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每年也吸引熱愛登山的民眾前往攀登與遊玩1。高山症 (high altitude illness, HAI) 是攀登海拔2,500公尺以上高山常見的症狀,主要原因是人體為適應高海拔的低壓環境和血氧濃度的下降,自然引起體內一連串神經內分泌系統及血液動力學的變化2。
高山症依據症狀包含影響腦部的急性高山症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高原腦水腫 (high-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及影響肺部的高原肺水腫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而高山症發作與否取決於高度、上升速度及個人適應能力等三個重要因素2。根據王世豪醫師在2015年於玉山排雲山莊進行的研究,訪問1,066位登山客,發現急性高山症的發生率為36%,其中0.5-1%的急性高山症患者病程,會進展到較嚴重的高原腦水腫與高原肺水腫,而只出現頭痛或虛弱等單一症狀者,也佔了七成之多3。
貳、高山症之症狀及風險因子
在低壓低氧的情況下,身體會產生代償性的機制,以維持高海拔下的腦部供氧需求,包含過度換氣、心跳過速、血比容增加、紅血球增生、動脈擴張以增進肌肉和腦血流量增加等。隨著高度攀升,空氣含氧量降低,身體發生代償的反應加速,開始引發一連串高山症的腦部病程進展,從高海拔頭痛 (high-altitude headache, HAH) 至急性高山症,最後到嚴重的高原腦水腫4-5。
高海拔頭痛為高山症的主要症狀,可藉由觀察吸入氧氣後10-15分鐘內有無緩解,來與一般頭痛來做區別,同時高海拔頭痛可能伴隨噁心、嘔吐、全身無力、頭昏、失眠等症狀4。早期症狀通常都是在抵達高海拔後6-12小時發生,輕微者可能在24-48小時後緩解,嚴重者可能會發生意識混淆、急性精神分裂、幻覺、及肺水腫造成的持續咳嗽,最終則可能出現昏迷6-7。
急性高山症是高山症最常見的形式,在快速上升高度後發生,特徵是頭痛,而嘔吐則是症狀惡化的重要指標8。高原肺水腫為最常見死因,發生原因為低壓缺氧引發肺動脈壓上升,當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液中水份外滲到肺部,產生症狀包括運動能力變差、休息狀態下仍喘氣不停、乾咳、胸悶等。高原肺水腫會隨著疾病惡化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帶血、發紺8,若出現上述症狀時給予氧氣為第一線治療。若無法給予氧氣治療則應立即下降高度13。
高原腦水腫是高山症最不常見的形式,其特徵為步態共濟失調 (ataxia of gait)、意識障礙以及可能發展為深度昏迷的精神病變,其中步態共濟失調為重要指標,出現症狀後,若無法即時妥善治療或採取降低高度,24小時內就可能致死8。
高山症會影響所有年齡族群和性別,高山症的風險因子包含上升速度過快、具有高山症病史、年輕、個人之遺傳易感性,而在適應環境高度之前劇烈的運動消耗氧氣,也會增加高山症的風險,表一描述了不同上升速度與高度相關的高山症發生風險等級9-10。
表一 高山症的風險因子 9-10
參、臨床診斷、預防與治療
一、診斷
高山症的臨床診斷以路易斯湖急性高山症評分 (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e) 為國際間常用的系統11,此評分系統有助於標準化診斷急性高山症的嚴重程度,第一次出版為1991年,最近一次更新為2018年。使用此診斷標準的時機為抵達海拔2,500公尺以上之六小時後,或者到達更高海拔處之六小時後。評估項目分為四大項,包含頭痛、腸胃道症狀、疲倦或虛弱、頭暈或頭重腳輕,每項目的分數為0至3分。診斷為急性高山症必須符合:(一)症狀必須包含頭痛;(二)總分大於等於3分,完整的評估內容 (表二)。
表二 路易斯湖急性高山症評分11
預防高山症應避免快速上升高度,讓身體能慢慢適應高海拔環境。依高山症的風險因子 (表一) 評估為中至高度風險之登山客則建議使用藥物預防。預防急性高山症最佳藥物為 acetazolamide,劑量為125 mg BID,上升高度前一天開始服用,到達最高海拔後持續使用2-3天,之後可改為125 mg HS,用以改善睡眠。若對 acetazolamide 過敏則可改用 dexamethasone,劑量為2 mg QID 或4 mg BID。預防高原肺水腫藥物為緩釋劑型的 nifedipine,60 mg QD,上升高度前一天開始服用,到達最高海拔後持續使用3-5天。HAPE 替代藥物可選擇 tadalafil,劑量為10 mg BID 或 sildenafil,50 mg TID 自上升高度前一天開始服用,到達最高海拔後持續使用3-5天。若有服用硝酸甘油的登山客,HAPE 預防用藥可更改為 acetazolamide,劑量為125-250 mg BID 或 dexamethasone:劑量為8毫克 BID,自上升高度前一天開始服用,到達最高海拔後持續使用48-72小時6-7。
三、治療
針對高山症的治療,可依據疾病成因、嚴重程度不同採取不同的處置,輕度疾病可以採保守治療,如避免上升至更高的高度、限制體力及氧氣耗費。中度至重度症狀可能需要藥物、補充氧氣、下降高度等。治療各種高山症最佳的療法為給予氧氣或是下降高度。
在症狀治療藥物方面,頭痛可使用 aspirin、acetaminophen、ibuprofen 或是其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噁心嘔吐可使用 promethazine 或 ondansetron,且應禁止使用酒類、呼吸抑制劑等。大多數的輕度患者透過保守治療就能成功適應不適症狀,且達到症狀緩解。中度的急性高山症治療藥物為 acetazolamide,125 - 250 mg BID,在症狀消退或高度下降完成後持續仍需持續使用24小時。中至重度的急性高山症治療藥物為 dexamethasone,4 mg QID,在症狀消退或高度下降完成後持續至24小時,但總共不超過7天。高原腦水腫治療藥物為 dexamethasone,在症狀消退或高度下降完成後持續至24小時,但總共不超過7天,起始劑量:PO/IM/IV 8-10 mg。高原肺水腫治療藥物為緩釋劑型的 nifedipine,60 mg QD,持續使用到高度下降完成、症狀消失或 SpO2恢復正常值。最佳的治療為下降高度或是給予氧氣或兩種併用。目前台灣的健保沒有提供適應症為高山症的藥物給付,必須由醫生處方後,以自費購買,表三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可高山症預防與治療的藥品整理6-7。
目前高山症的預防與治療,以口服藥物為主,但根據 Wang X 等人於2018年發表的研究結果12,在健康情況下使用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 ipratropium bromide 0.5 mg 合併 salbutamol sulfate 3.0 mg 和 budesonide 2.0 mg ,對於攀登高海拔地區72小時內發生急性高山症的機率為16.7%,25.8%相較於安慰劑的43.4%,顯示可降低發生機率。目前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用於高山症的相關研究較少且多數以 budesonide 為題材。根據此研究結果 ipratropium bromide 0.5 mg 合併 salbutamol sulfate 3.0 mg 16.7%預防急性高山症相較於 budesonide 2.0 mg 25.8%可降低更多發生機率,但尚未有大型臨床實驗證實,期望未來能有更多數據佐證,能擴大高山症的用藥選擇。
肆、結論
高山症主要與上升之速度、高度以及個體差異相關,在登入高海拔地區前一日,開始服用預防性藥物,並在到達最高海拔後持續服用2-3日,對於預防高山症的發生有助益。此外,熟知高山症早期症狀,以及預防與治療藥物使用方式,在登山時遇到緊急狀況如何採取適當應對措施,同時登山前也須評估自身風險,妥善規劃攀登行程,是將傷害降至最低的原則。
表三 高山症之藥物預防與治療6-7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High Altitude Illness
Min-Fan Li, Huei-Chung,
Mei-Hsiouh Guan
Taipei City Hospital, Zhongxiao Branch, Pharmacy
Abstract
High altitude illness (HAI) is a group of symptoms when ascending to or being at a new high altitude higher than 2,5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human body will adapts to the high altitude with low pressure and low blood oxygen concentration, which naturally causes a series of neuroendocrine and hemodynamic changes. HAI affects all ages, ethnic groups and genders, and it is possible to happen to regardless of any physical condition. Regarding the prophylactic medications before entering high altitude areas, the preferred medication is acetazolamide and the alternative is dexamethasone if allergy to acetazolamide.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for mild to moderate HAI is acetazolamide, and for mild to severe HAI is dexamethason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published by Wang X et al. in 2018, the use of inhaled bronchodilator ipratropium bromide 0.5 mg combined with salbutamol sulfate 3.0 m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within 72 hours. Be familiar with early signs of HAI and how to cope with emergency situation is the principle of minimizing the damage of HAI.
參考資料:
1. 楊建夫:台灣山岳資源知多少系列三、山岳景觀-五大山脈。中華民國健行登山協會。
2. 梁佳君、林憶珊、陳薇光、鄒孟婷:高山症的治療與預防。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二十七卷,第6期(2012), 196-201頁。
3. 王士豪、陳諭正、高偉峰:Epidemiology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on Jade Mountain, Taiwan: An Annual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HIGH ALTITUDE MEDICINE & BIOLOGY Volume 11, Number 1, 2010.
4. Wilson MH , Newman S, Imray CH : The cerebral effects of ascent to high altitudes. Lancet Neurol ( 2009);8(2):175-91.
5. 陳柏璋:淺談高山症。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6. UpToDate: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nd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Assessed at 2018/11/06.
7. UpToDate: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Assessed at 2018/11/06.
8.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旅遊保健資訊。高山症。
9. UpToDate:High altitude illness: Physiology, risk factors, and general prevention. Assessed at 2018/11/06.
10. Luks AM, McIntosh SE, Grissom CK et al: Wilderness Medical Society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ltitude illness: 2014 update. Wilderness Environ Med. 2014 Dec;25(4 Suppl):S4-14.
11. Roach RC, Hackett PH, Oelz O et al: The 2018 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e. High Alt Med Biol. 2018 Mar;19(1):4-6.
12. Wang X, Chen H, Li R et al: The effects of respiratory inhaled drugs on the prevention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Medicine (Baltimore). 2018 Aug;97(32):e11788.
13. Christopher Davis, MD, DiMM, DTMH, Peter Hackett, MD:Advanc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AltitudeIllness. Emerg Med Clin North Am. 2017 May;35(2):241-260. doi: 10.1016/j.emc.2017.01.002.
通訊作者:官玫秀/通訊地址:台北市南港區同德路 87 號
服務單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聯絡電話:(O) 02-27861288